军峰山位于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市山镇、紫宵镇和宜黄县神岗乡境内,山的东面属市山镇,山的南面属三溪乡,山的西面属紫宵镇,山的西北面属宜黄神岗乡,主峰海拔1760.9米,山势为西北走向,东西纵驰15公里,南北横跨12公里,坡度在15度以上,总面积为180平方公里,是江西省六大山脉中雩山山脉的高峰,号称赣东之脊,系赣东群山之首、抚州地区高峰。国家林业局于二00八年一月七日准予设立"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面积:1217.15公顷,行政区域位置:江西省南丰县。地理坐标:东经116°21′20″—116°23′57″,北纬27°12′01″—27°14′26″。明崇祯九年(1636年)十一月十一日,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登军峰山时,曾发出"羡军峰之亲和"的感叹。也许是因为"军峰亲和",也许是因为军峰山能显神灵,前往军峰山朝拜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夏秋之际,登山游览者更多。(一)军峰山,地质地貌奇特,景区的山峦地质构造,形成于7000万年之前的中生界白垩纪,多为花岗岩、变质岩和混合岩组成。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地壳上升强烈,侵蚀切割剧烈,山势破碎褶皱,形成了众多悬崖峭壁,岩洞群落,峰峦连亘,瑰丽多彩的丹霞地貌,千姿百态。军峰山,气候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春季云雾缭绕,夏季凉爽宜人,秋季云高气爽,冬季冰冻少霜。区内各处岩洞均为冬暖夏凉,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胜地。(二)军峰山,风光旖旎,胜景纷呈。其险峰怪石,奇岩幽洞,飞瀑秀水,交绘成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景区内山峰逶迤,横亘绵延,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峰,达数十座。其中摘星台、笔架峰、宝峰山、祝家山、香炉峰、东芹阳、寒山、王家尖、马鞍寨、大圳头、大斜嵊、头陀峰、黄砂寨、笔落寨、西华山等15座山峰都在584米~1761米之间。座座山峰嶙峋峭拔,姿态万千,有的似入云摘星,有的如笔架耸天,有的像天马行空,有的似沉睡猛虎,有的如威严雄狮,还有的像雄鹰展翅。与上列险峰交错毗连的着棋峰、屏障山、望仙山、齐云山、饭萝峰、云梯石、鱼背脊、试心石、朝简石、飞来石、状元石、战鼓王、雄鹰展翅、撑腰石、蛤蟆石、鼓钟石、水坑石群等,巍然耸立,嵯峨壮观,不乏势险峻峭之威,赋予人们联翩浮想。遍布于各处嶙峋石峰之间的奇岩幽洞,更使景区景色缤纷。它们有的横裂于山腰,形似悬挂,有的落陷于地,状如飞檐;大者似厅,小者如室,弯者似月,直者如廊。多有飞瀑飘泼,云雾迷漫,竹木环绕,鸟语花香,甚是幽雅静寂。其他山涧飞瀑泉池,明净甘冽。有的飞挂悬崖,一泻千尺,大者似玉练,细者如银丝;有的顺着沟谷,潺潺流淌,清澈见底。其绚丽的自然胜景,令人流连忘返。(三)军峰山,环境优雅,自古以来建有许多寺观,吸引众多名道高僧到此云游和修道参禅,山僧依存,相得益彰。每岁夏秋之间,上山进香祷谒信众,络绎不绝。军峰山的宗教活动与其他地区一样,都与各个时期的朝政兴衰和社会动荡相关联,即国兴教兴,国衰教衰。由于历史的变迁,天灾人祸之因,致使不少寺观多次兴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军峰山区的部分寺观又重新修建起来,为其增添了秀丽姿色。据史料记载,军峰山的寺、观、祠、庙、庵、堂、坛、殿自唐、宋时期开始兴建,到明、清时期为鼎盛。几处主要寺观的建造时间分别是:位于绝顶的三仙真君祠(老殿),始于北宋就开始凿石建殿,至明万历二十五年又正式建造殿宇;炼丹观创建于清代康熙九年;半观创建于唐代;老观创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土地坛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军山庙于南唐升元三年建于六都考步。此外,宜黄县还在山顶建有一老殿和在半山建有一军溪观。(四)军峰山,地处崇山峻岭,峰险岩奇,翠竹林茂,青山绿水,秀丽多彩,古往今来,吸引过诸多文人墨客和官宦人士登山游览。早在北宋时,曾巩的祖父曾致尧便率三弟三子上过军山,撰有《春日至云庄记》,还写过《齐云院碑》和《题军山徐秀才居》,宰相曾布以军峰山的神能出云雨,利民物之由,向哲宗皇帝奏请诏封其为嘉惠侯,其庙为灵感军山庙。其弟曾肇撰有《军山庙碑》,并题有"山高万仞,翠压五岳"之句。宋代进士朱彦题写军山长老塔。文人蔡柟撰有《题军山》。明代进士李万实撰有《宿军峰高处》。明代进士、名誉东南的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罗汝芳,于隆庆二年登游军峰山时,在王母池边题有"乾坤"的石刻。明代官宦冯坚、赵师圣、黄端伯、曾暑等都为军峰山撰有诗文和歌赋。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九年(1636年)到军峰山考察,为期三天。清代文人曾鸿麟撰有《军山小记》,应升撰有《军峰山记》,介绍军山景貌。其他如赵与鸿、周千里、王猷定、吴森、高瑶、汤斯祐等文人都为军峰山撰有诗文。名道高僧中云游和参禅于军峰山的有战国时荀子的学生浮邱伯,唐代的甘凝、潘禅师,宋代有我国道教神霄符箓派创始人王文卿,清代道士刘德敬和建国后的无可法师等都到过此山。(五)军峰山,峰峦连亘,关隘险扼,面积宽广,难攻易守,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有关史料记载,自西汉长沙王吴芮攻伐南粤,驻兵军山以来,历代兵火频仍,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过四次。一是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江义、周八聚集军峰山区的农民起义军,以军峰山下的封山为据点,以此攻击南丰、宜黄等地。二是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军队在南丰与清军苦战九年,期间多次辗转于军峰山区。其中在军峰山西面的禾溪境内的笔落山上和东面南坑境内的良筹山上,清军都筑有山寨抗拒太平军。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1933年的第四、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在军峰山区进行过多次战斗,主要有沙岗上战斗和三溪圩东华山战斗。四是建国初期的1950年2月开始军峰山区剿匪工作,历时两个余月,共捉拿匪首24名,全歼残匪而胜利结束。(六)军峰山,自然资源丰富。林木参天,翠竹葱郁,飞禽走兽,成群栖息。从全县境内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看,军峰山区独占优势,历来民间流传着:"军峰十八排,排排都有宝,莫道宝难找,遍地黄连和芹草"。区内植物属科达数十种,各类植物数百种。按用途可划分为用材植物、珍稀植物、油料植物、药用植物、茶叶蔬菜与果品植物、菌类植物、观赏植物等七大类。区内还保存有大片原始森林,其中红豆杉的树径有的已达1.3米,树龄约达600~700年,银杏树的树围也有3.6米,珍贵。药用植物约达150余种,其中黄连、庐山小蘖、庐山石韦、石耳、灵芝、水龙骨等中草药是军峰山的特产。区内动物资源较为丰富,飞禽类、兽类、蛇类、昆虫类和水产类等五类动物,计达数十种,其中猴脸鹰、金丝猴、娃娃鱼等10余种动物,都属和省级二级以上保护动物。区内的土特产品也颇多,如军峰茶叶、南丰蜜橘、三溪黄烟、毛栗、杨梅、李、桃、柿、柰李、山楂、猕猴桃、黄花菜等,均为军峰山的特产。悠悠军峰胜景,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若能在自然美景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开发,使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将是美不胜收。根据这一思路,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共南丰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弘扬橘乡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振兴南丰经济,多次将军峰山旅游开发摆上议事日程,本届政府已将军峰山开发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特别是2007年开春以后各项开发工程陆续开展,宏伟的开发蓝图正在付诸实施。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沉睡了千万年的军峰山将成为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发出它应有的光彩。登山之路南丰县登军峰山的道路,有从县城出发,分别有经丹坛、头陀、兔岭、坪上、邱山等5个村庄上山的5条登山路。这5条登山路是:一、从市山镇的丹坛村过乱石桥,经半观至炼丹观登山顶,是一条主要的登山路。旧时,人们从山顶接送三仙真君神像下山游村时,都是从这条路上下山。该条登山路,古时用乱石修筑了台阶;二、从市山镇的头陀村走6至7公里抵达军山殿后,便与丹坛村登山的路会合了;三、从三溪乡的兔岭村经炼丹观或经老观登上山顶;四、从三溪乡的坪上村经村头村至老观(军峰古寺)抵华玉亭登上山顶。这条路筑有简易泥沙公路,从三溪乡政府至老观可通汽车;五、从市山镇的进贤村经邱山村或与宜黄的军溪观的登山路合并登上山顶。此外,从紫霄镇的宝石村,由西面也可登上军峰山顶。
-------------------------------------------------------------------------------------- |